网站首页 >> 新闻咨讯 >> 文章内容

低分作文,折射出社会文化下的中国教育现状

[日期:2012-01-08]   来源:合肥新联培训学校 

作文的写作,大家都知道是比较贴近现实的事情。孩子们眼里,社会是美好的,是大家庭。虽然这个想法不是那么现实,但是这是孩子们幼小心灵的真实表露。可是有的人却毫不留情的打碎这块幼小的心灵。

元旦假期,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余玉一直闷闷不乐。几天前,她所在班进行了一次语文测验,最后一道题是写一篇关于好人好事的作文。于是,她在作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不慎摔倒,手肘磕破了皮,流了血。这个时候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躺在地上的老大爷很危险,我就跑上前去,将老大爷扶了起来,路上的行人都夸我是好孩子……故事是美丽而感人的,可是作文结果却是令人无奈的。

作文总分30分而余玉的作文却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让她感到很茫然。读完新闻,笔者也很茫然。写作文贵在真实,可是这位学生却虚构了一篇做好事的作文,从这个角度而言,老师给学生打5分,也未尝不可。但在扶老人反被诬成为社会热点的当下,学生仍能保有一份不怕委屈敢于畅想好事的纯真,难道不值得鼓励吗?好的方面需要鼓励,在合肥二级建造师培训班,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行为,一向都是以鼓励为主,物质支持为辅。

虽然余玉承认作文中并非真事真人,但也是这个9岁女孩的率真想法。这5分的客观效果可能是,老师以自己的“成人经验”来教训孩子,结果击碎了孩子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从这个角度看,该得低分的不该是学生,而应该是老师。诚然,现在我们的确看到有不少人因为扶摔倒老人而受到过委屈,不过,这样的比例有多少?应该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被曝光案例,就否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善良,即便是那些做了好事反而受到伤害的好人,也都表示今后依然会对帮扶老人抱有热情。

真正的问题是:老师该如何教育学生?显然,不能武断地跟学生说“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而应将写作文和扶老人区分开来。且不说,老师不敢扶,并不代表学生不敢扶,也不代表所有老师都不敢扶。该教给学生的是:对社会、对未来还是要充满希望,还是要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好心没好报”不是主流。  一言以蔽之,低分该判给虚构作文,而不是“扶老人”。

也许有许多人不是很明白,这个扶老人,有这么大的问题吗?正是彭宇案的后续影响,致使连一个老人都不敢扶的社会文化出现了。可以说这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