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咨讯 >> 文章内容

扭转观念,面对现实,挑战困难,团结一致

[日期:2011-12-06]   来源:合肥新联学校 

近日,北大党委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我想,这就是北大人的价值观向,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一看,不觉得有点不对,一个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水平应该还行,至少处于入门阶段。那么经过一段工作磨练,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假如类似于卖猪肉、修鞋之类活儿,都要由北大的本科毕业生来担当,那么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又去干什么?他们也是完全有能力把这些活儿干到“最好”的。反过来说,既然大学生和文化相对较低的人都可以把这些活儿做到“最好”,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培养大学生,父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培养大学生?那么书记的说法背后隐藏着的逻辑是“类读书无用”。

        虽然批评北大书记说的不对,但并没有轻视卖猪肉和修鞋的劳动者人格的意思。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自己选择卖猪肉,这也可以理解,也可以支持。但这不能从北大书记的嘴里这样说出来,卖猪肉和修鞋的“最好”更不能成为“北大人的价值观倾向”。现在一些领导很急于把大学生归为“普通劳动者”,这对一些自抬身价、好高骛远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有必要。但这里所说的“普通劳动者”,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当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对掏粪工人时传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分工不同,但为人民服务是一样的。如今要强调的,恐怕是“分工不同”。现在中国社会混淆了的,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不同。

       其实中国的教育本身存在问题,主流意识是关起门来读书、考试。所以大学生确实与社会和实际工作有距离、有隔膜。但这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来加以改变,除了学校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社会,尤其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单位”的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培训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如造价员培训班、资料员培训班等。如果所有“单位”都不培养专业人才,那么若干年之后,中国的专业人才从何而来,大学生的出路又何在?似乎也只有像书记所说,都去当“最好”的卖猪肉的和修鞋的了。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社会一度排斥“专业”和“专业人才”,流行的说法是要“外行领导内行”。但即使在那时,正规的说法也还是“又红又专”。当然,“红”是实,“专”是虚,宣传时需要就给一顶桂冠,而真正去钻研业务,通常要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的。这种思想谬误一直延续至今。如果“类读书无用”的主张和现实不给予纠正,那么我们从“人力资源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梦想就只能一直是个梦。

      国家化大量的资金,父母所花费的心血,不是让那些高校毕业生去卖猪肉,而是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北大书记的话,恰好证明了一点:当代社会还没有彻底转变旧时的观念,读书无用论。要反思,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