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咨讯 >> 文章内容

教育产业化是否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发展

[日期:2011-12-26]   来源:合肥新联学校 

  随着发展的需要,人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此众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性质、定位、经营模式、监管机制等一直没有明确,民办教育培训也陷入了一面因受众旺盛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而蓬勃发展,一面却因质量参差不齐、“乱象频出”而招致诟病的怪圈。事实上,教育培训市场的虚假承诺、误导学员、恶性竞争、卷款潜逃等丑陋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如何监管教育培训行业?这一行业的监管,是一个灰色地带。教育培训业本身没有明确定位,国家把它当做公益事业对待,但它实际上更多的是营利性的、商业性的公司。所以说是按学校管理还是按公司管理,是教委来管还是工商局来管,就形成很大的矛盾。

  监管不明的问题,经常出现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的问题。不少家教机构承诺,一定让学生考到多少分数,实际上这种承诺基本上是无法兑现的。因为教育是个双向的过程,除了老师教,还要学生学。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误区和盲点。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盲点和误区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在建造师培训班里,师生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把所有教育当做一个类型,把所有教育归为公益事业,把所有教育纳入学校管理,却对社会真实的教育需求视而不见,出现入托难、入园难等各种教育问题。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非义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应当属于公益事业,不能以产业模式经营;此外的课外学科培训、技能培训,实质是市场教育服务,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不能再按公益事业进行管理。

 现在的培训行业存在一些盲目扩张、鱼龙混杂的现象。做大的前提是你要做强。如果说你不注重教学质量、师资建设、品牌特色等的话,就会在扩张路上,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很多问题。

  目前,众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绕道海外资本市场,寻求上市。各种现象表现出民营教育产业在中国的尴尬境地。“教育产业化”现在已被视为“过街老鼠”。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民间社会中,“教育产业化”观念十分时髦,那时民办教育机构空前发展,公办大学也趁机发展教育产业。

可随着大学学费高企,上学负担沉重,一些大学品牌被滥用,学校变为“学店”,“教育产业化”遭遇社会质疑,被认为严重误导教育发展。受这一舆论影响,连“教育产业”也不敢多提,更别提让教育机构在国内上市了。像龙文这种营利性民办学校,正确的定位应该就是教育服务公司,应实行工商注册,纳入工商管理,这不是降低教育机构品质,而是对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促使这些教育机构以优质教育服务,获得消费者信任,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如此,民办教育机构也才能在我国社会得到全面的认可,包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至于舍近求远奔赴美国上市融资。

改变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思考,不能让教育产业化遮住了发展的眼光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