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跟张同学一样,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害怕老师家访,特别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才会上门“告状”,这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为此,蔡家田小学就针对“家访”专门列出了“家访九忌”,规定老师家访“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该校五(6)班班主任韩老师讲了一件家访碰到的事:班上有个女生经常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韩老师家访才发现陈同学生活环境很艰苦,放学后还要带弟弟。
看到这个情形,韩老师称赞陈同学好懂事。那次家访后,韩老师让陈同学每天放学后在学校把作业写完,回家后妈妈在作业上签字。一个多月后,陈同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老师当时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上门家访竟会不受欢迎?几天之后,他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父母亲正在闹矛盾,大人已经自顾不暇,对孩子的学习也无心关注了。合肥新联建造师培训班欢迎您。
武珞路小学四年级李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是单亲家庭,家长一直都不愿意老师上门家访。为了能与家长沟通交流,李老师只好以写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3年间写了20多封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般拒绝家访的家庭有以下几种:单亲离异家庭、不愿“露富”的家庭、特困家庭及父母工作特别忙的家庭。她家访时一般采取聚会式的家访,班上3-5名居住较近的同学选择到一家聚会家访,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当然,这样的家访形式也只能占到一半,余下的还是要一一登门家访。“每周除了有十几堂语文课外,还有教研活动、班主任会等等,女儿刚上初一,自己也没时间管,课余时间的家访也确实占去了不少的精力。”谢老师无奈地说。现在,她除了上门家访外,短信或在家长QQ群上在线与家长交流成为主要的沟通渠道。记者了解到,不少老师家访归来也喊累。“家访的交流效果肯定要比打电话、发短信、QQ交流要好。”
一些老师同样认可家访的必要性,但表示分身乏术。谢老师表示,用红包换取老师对孩子的重视,其实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作为老师,他们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果家长通过红包搞定老师,反而会给子女一种“自己无能,需要家长搞定”的负面心理影响,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不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老师们来说,家长给的最贴心的“礼物”就是他们的配合。
不少家长因为受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觉得办事不靠送礼不行,想当然地把这股不健康的送礼之风带进了校园,其实这样做没有任何效果。